关闭

提示

首页 > 特产 > 正文

昭通洒渔双河——曾经的“贡米”之乡如今又散发出新活力!

信息发布者:昭通野鸡
2018-03-01 20:36:20    来源:微昭阳

双河的阳光有点甜 
云南昭通市昭阳区苏家院镇双河村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横断山脉东部边缘,有一个地势平坦的大坝子,坝子东西两边,群山南北走向,绵延不绝,坝子像明珠一样镶嵌于群山之间,这坝子就是洒渔河坝子。因了山势的原因,洒渔坝子气候适宜水稻种植,自古以来,洒渔坝子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说到“鱼米之乡”的大米,伸出大拇指称赞的肯定是木瓜林大米。在清朝嘉庆年间,地方官选送木瓜林的大米进皇宫,因米香醉人、口感甚好,被皇帝订为贡米,木瓜林也就因此而出名。“贡米”产于苏家院镇双河村木瓜林,据说,木瓜林的一丘田,属于白油泥沙,种出的大米形似鸭蛋,色泽半透明,颗粒饱满,如果用本地砂锅煮熟,则米粒竖直向上,呈规则排列,香喷喷使人闻到就想吃、就会醉。若煮成稀饭,则像猪板油一样粘糯细腻,难怪古代皇帝会喜欢。

其实,不单是木瓜林自然村的米好,整个双河村的大米都很好。米是好米,双河村的人也都是朴实善良的,世世代代,他们脸朝黄土背朝天,常以收获的姿态,挥动古铜色手臂,锃亮的镰刀闪烁汗珠的光芒,目光根植于泥土之中,心沉醉于大米的沁香之中。在他们看来,只要勤劳,种好稻谷,就会有吃的。

事实证明,他们确实有大米吃的;事实证明,他们的大米确实很好吃。但事实也证明,他们单靠勤劳和汗水,还是有一部分人没能脱贫。

党和政府扶贫攻坚的号角吹响之后,双河村就来了一群扶贫驻村工作队员。

工作队员是住在村上的。要到双河村两委找到扶贫工作队员,对于很熟悉洒渔坝子的我来说,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可情况并不是这样,扶贫办的同志并不按照我说的路线走,而是从另外一条路,很快就到了双河村找到了扶贫工作队员。这条路,就是G356线——大山包一级公路。对于双河村的群众来说,现在这条路已经是他们的致富路了。

双河村两委门前,是一个宽敞的水泥院坝,院坝宽敞且干净,周边种了些绿色植物,环境很不错。来村两委办事的群众有的骑着电动车来,有的骑摩托,当然还有很多是开着车来的。不管是什么车,大家都整齐的朝一个方向挨着停放,没有横七竖八乱糟糟的现象。我们来的车自然也要守规矩,挨着其他人的车停放。

走进办公室,里面干净而简洁,除了几排椅子,就是一个取暖兼写字办公的电暖炉。另外还有一张办公桌,桌子上有一台电脑,电脑可能是扶贫工作专用的,因为桌上放着的纸质表册或者文件,全部都是跟扶贫有关系的。桌子上虽然堆放了很多材料,但多而不乱,摆放很整齐。

大家都没有在办公桌上办公,而是围坐在电暖炉旁,一边在填写着表册,同时还让身子暖和暖和。冬天,昭通的天气大家是知道的,“昭通昭通,四季如冬,不是下雨,就是刮风。”特别是洒渔坝子的北风,是出了名的大,出了名的冷,因而洒渔坝子比昭鲁坝子的年均气温都要低2至3度。洒渔坝子因了两边山脉南北走向而呈沟状,风便像水在沟渠里无阻挡地流淌一样,成流线型地刮,一阵紧过一阵,使得地上的植物被刮得像老人样弯成了驼背。因了这北风,洒渔坝子才独具特色。要在这独具特色的北风里逆向行走,阻力就更大了。北风让你呼吸都成困难,让你咽着,呛着,吹红你的鼻,冻青你的唇,把你水汪汪的大眼睛也吹成了一条线,让你不得不眯起眼睛看世界。

尽管天气再冷,看到有客人来,大家都站起来让座,让客人在电暖炉边暖和暖和。

张刚柱,是苏家院镇的镇长,他身材不太伟岸,肤色也是黝黑的,彝族热情豪爽的性格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握手很有力,握着手就直截了当向我们说起群众的马铃薯、能繁母猪等产业,还说群众盖房子补助的事情。有句俗话叫做握手有力易成事。那是说把握好握手的分寸容易做成事情。生活中握手有力,我想,在做事情时也肯定有干劲,肯定是风风火火的。果然,和我们随便聊了一下,镇长张刚柱就要入户了。他说群众中还有些事情是等着他去处理的。于是,镇长张刚柱消失在了让呼吸都成困难的洒渔坝子的北风里。

刘俊是镇党委副书记,主抓扶贫工作。刘俊三十刚冒,正是说干就干的年龄。他和我的身材差不多,都是天垮下来都压不着我们的那种,但刘俊显得很有精神。

从苏家院镇到城里,目前就是二十多分钟的路,可刘俊很多时候都没回城里。刘俊和我是熟人,说话也较为随便。我开玩笑说,“你晚上经常不回家,弟媳可否有意见?”这既是玩笑,也是事实。刘俊不置可否,他却还不好辩答,脸上有了很丰富的表情后,才勉强的笑起来说,“很多时候,如果回家去,事情就做不完,更做不好。再加上扶贫工作是我管,我都不在,别人也可以不在啊。”最后,刘俊还半开玩笑的说,“等脱贫任务完成以后,绝对不会出现你说那种情况。”

刘俊在双河村安排完其他工作后,就和我们说,实在对不住了,他还要到群众家去。刘俊说着,收好他刚才在电暖炉上记笔记的本子和笔,匆匆的离开,也走进了北风的埋伏圈。

刘俊是苏家院镇专管扶贫的领导,同时他也要到农户家走访才能了解情况。中午,正是群众干活回家来在家的时候,就是这时候扶贫工作队员才容易找到他们。所以刘俊就要趁这个时间赶到村子里面去。

双河村大部分群众都是住在洒渔坝子东环山的山脚,大家依山而居,是一种最接近自然的归宿。背有靠山,山上青翠葳蕤;前面是宽阔的田野,田野可以让人看得很远,看得很有希望。特别是绿油油的春天和黄橙橙的秋天,都会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绿油油,是马铃薯,黄橙橙,是飘香的稻谷。这些,在苏家院镇是一种美景。这种美景用来摄影或者用来作油画创作,那是很好的素材,但用这种科技含量较低的、祖祖辈辈承传下来的传统种植方式耕作,是很难致富的。

要让广大群众脱贫致富,还得在产业上下功夫。这是村两委和扶贫工作队一致的看法。

据村两委的同志介绍,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他们主要在养殖业和种植业上下功夫。养殖业主要是靠养能繁母猪和仔猪,还有能繁母牛等;种植业主要是从种植马铃薯、苹果等产业方面着手。

我在想,这些养殖业和种植业群众以前都是在做的,为啥还没有脱贫,现在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双河村支书姜贵武和双河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周俊都从不同侧面作了回答。回答的关键词都是“土地流转”,都是“规模化”、“科技化”。

姜贵武是七零后,他高中毕业后,就一直在村上转。他做过计生员,当过主任助理,2004年当选村支书后,就一直到现在。要知道,如果姜贵武没有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硬本事,他早就被踢飞了。而今,当了十多年的村支书,姜贵武对农村工作是有经验的,依然受到群众的尊重,依然对工作热情有加,谈起扶贫工作来,是昭通的油糕饵块——一套一套的。

姜贵武跟我们起讲扶贫工作时,看他很有精神,很有信心的样子。而当别人跟我们交流的时候,姜贵武的眼睛就闭上了。看上去好像是打盹。我想他可能很困了,或者头天晚上没睡好。其实我们都没有猜到。

别人一笑,才把姜贵武笑醒,他立即睁开了眼睛向我们表示歉意。同时,我们也知道了真相。姜贵武是镇党委政府特批的开会可以睡觉的唯一一个人。据说他是在走村串户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中受了伤,住院治疗以后就落下这样的病根。这样的病就是随时不能闲下来,只要闲下来就会“打盹”。

但姜贵武从来没有因为“打盹”而误听、误事,看着他像打盹,其实他的心里没有“打盹”,他的大脑,清醒着呢。

姜贵武说,全村有11398人,3420户。姜贵武说,现在只剩下632户建档立卡户2441人,致贫原因大部分都是因病、缺劳动力、缺技术。姜贵武说,现在重要的就是流转土地种植新品种“青薯”马铃薯,规模化种植,用科技支撑,让马铃薯在品质上得到提升,在数量上得到增加。同时,用公司带动贫困户,让贫困户有一份土地租金,贫困群众还可以到公司务工,再得第二份薪酬。更重要的是,群众又学到了跟自己传统种植不一样的一门技术。姜贵武说,今年双河村土地流转695亩,都覆盖了所有的贫困户;同时还帮扶他们养能繁母猪和能繁母牛,政府对建档立卡户养殖能繁母猪和能繁母牛的,给予一定的补助。不管是养殖业还是种植业,均提供技术指导,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姜贵武说,扶贫还有一个措施,就是通过培训外出务工,通过务工增加收入。

在我心里,姜贵武不会打盹,他打的盹好像只是一种表象。他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扶贫通。

在村上三十年了,姜贵武真的没有白混。姜贵武虽然随时会打盹,但看他身体很结实,还很有干劲,正所谓年富力强。如果再配一个更年轻的人跟他搭班,工作更是如鱼得水。

周俊,就是来跟姜贵武搭班的。周俊从昭阳区扶贫办来扶贫,真正是对上口了。八零后的周俊,年轻、挺帅气的,他这个年龄,正是弹跳的时候,可我们眼前的周俊,已经很沉稳了,也很干练了,可能因为长期跟贫困户打交道的原因吧,看上去很成熟。周俊说,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干好驻村扶贫工作的坚实基础。年纪轻轻,考虑如此不单纯,让我们很佩服第一书记是名副其实的。

为了搞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周俊积极与派出单位进行沟通、交流,争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支持;同时,他还积极与苏家院镇党委政府联系,以便为扶贫工作拧成一股绳、形成一条心。更重要的,就是周俊协调好与群众的关系。要精准扶贫,首先就要做好精准识别。周俊是第一书记兼队长,如果自己做不好,还怎么带队员?周俊是这样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昭阳区开展了精准识别摸底调查工作及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后,周俊便把主要力量投入到精准识别的扶贫工作中。历时2个多月的入户走访过程,周俊带领工作队员顶烈日,流热汗;冒风雨,踏泥泞,一家一户入户调查。周俊说,每到一户,他都带领大家认真了解情况、采集信息,认真填写入户调查表。有的农户有抵触情绪,不理解、不配合、不提供真实信息,周俊就利用这两年在基层工作中学习到的经验,耐心向群众解释,介绍扶贫政策,同群众拉家常,话发展,让群众觉得扶贫队员的走访是为了给他家提供更好的帮助。就这样,周俊一步步拉近了同群众的距离,最终了解到了贫困群众的真实信息。

周俊说:“我们每天吃完早点就开始入户,吃中午饭和吃晚饭的两个时间段,群众从地里劳作回来,一般都有人在家,正是入户调查的好时段,我们总是抓住这种‘黄金’时间段进行入户,因此入户调查的这两个月,我们每天都要到下午两点才能吃上中午饭,晚上八点半以后才能吃上晚饭。”

为了入户,为了找到群众调查,周俊白天晚上都不能回城,都住在村上。周俊要干好工作,同时还惦记家里的妻儿和父母。人心都是肉长的,孰能无情?谁是冷血动物?

周俊说:“我的孩子4岁半,我刚下村来的时候她才两岁多,几乎没有什么时间陪孩子,因为孩子母亲也在社区做扶贫工作,孩子基本上都是老人带。我对孩子很内疚。孩子想父亲的时候,我只能说自己马上回来。但都回不了,接送孩子上幼儿园也很少有机会。幼儿园老师不知情,问孩子是不是留守儿童。我听了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我虽然有生二胎的想法,还是只有等2020年脱贫任务完成了之后再考虑,现在没有时间和精力带孩子,如果一直让老人带孩子,会给老人更大的负担。”

把扶贫工作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周俊是好样的;为了扶贫而顾不了家庭,周俊却又是内疚的。

真正让我们感觉疲惫和不幸的,不是远处的高山,而是鞋里的沙子。工作忙一点累一点不要紧,怕的是亲人和朋友的不理解、抱怨。事业与家庭就像鸟的两支翅膀,能让我们的精彩人生飞翔起来。发牢骚、抱怨、纠结于事无补,不如化消极情绪为正能量,实现激情工作、从容生活。周俊就是这样,通过不停的工作,去开辟幸福的疆土,把事业成就感以及为他人为社会作出的贡献联系起来,你自然会感受到幸福所在。周俊兢兢业业为扶贫做了这么多工作,周俊又是幸福的。

周俊带着我们来到双河村28组的杨大友家。

杨大友家是建档立卡户,住在乡村公路边,生产生活都很方便。通过扶贫措施的落实,他家的新房子已经盖起来了。新房子盖了二层半,目前已经给房子穿上了外套,白色的墙体,再用灰线条勾勒边角,看上去很是漂亮。杨大友说,现在第一层已经装修好了,春节前就可以搬进新家了。杨大友说,楼上还没有装修,暂时用来堆放点玉米之类的,等挣够钱后又装修。杨大友说:“周书记(周俊)他们利用农危改资金帮我盖了这点房子,也劝我装修起一楼够住就行了,不要瘦狗屙屎干挣。”

杨大友四十多岁,目前在建筑工地上务工,由于他吃苦耐劳,踏实做事,还是能挣点工钱。而他家自己盖的房子,大部分活儿都是杨大友一个人做,杨大友利用在工地上学到的技术来盖自己的房子。杨大友说,就是自己的工卖给自己。杨大友的妻子说,自己的工卖给自己,卖了把房子盖起来了,但就是没有卖着钱。我说,这个工钱就要你来付了。杨大友的妻子就笑了起来。

杨大友个子不高,但有的是力气。而现在建筑工地上除了要力气之外,更多的还是要靠手艺、要靠技能。好在杨大友参加村级组织的技能培训,很多技能他都懂一点,多少活儿都是可以顺手拈来的。

新房子的隔壁,是杨大友家的老房子。老房子是十五年前盖的,砖木结构,上面盖了瓦。但由于房子年久破损,又在“8.03”地震中受到摧残,现在已经变成了危房。

尽管已经是危房,但面墙上还挂满了黄橙橙的玉米。挂玉米看似简单,其实也有技术成分的。杨大友向我们介绍,撕玉米包的外壳时,留下4-5片外壳向玉米包反方向捋直。然后将两个玉米包留下的外壳叶子尾端栓在一起打死结,这样两个玉米包就像一根双截棍。最后在墙上钉上桩或搭一根竹棒就可以挂玉米包了。看到眼前杨大友家满墙的玉米,就让人欣喜,因为那是丰收,那是杨大友家的硕果。冬天里有这样的情景,着实让人感到温暖、能让人睡个安稳觉了。

杨大友家门前是一块不大的院坝,院坝里七八只公鸡母鸡在一起谈情说爱。情到深处,有母鸡还开始高唱蛋歌了。看到有客人来了,鸡们才一边嚷嚷“各找各吃、各找各吃”的分散开去,为客人让出了地盘。

杨大友说:“周书记(周俊)他们建议我发展养殖业,我这一帮帮鸡应该也算一种产业吧。杨大友还说,除了鸡,我还喂了两头肥猪。”

杨大友带我们走进他家那个猪圈,里面睡着两头一样大小又白又肥的猪,活像一对双胞胎,睡姿憨厚可爱。杨大友说每头猪都有四百多斤了,两头猪就可以卖七八千块钱了。

说实话,我小时候看到过又肥又大的猪,现在很少有人养这么大的肥猪还留在家里没有卖的。主要是现在很多人在对猪的饲养过程中,摸清了猪的生长规律,一百公斤之内是猪的生长旺盛期,在旺盛期内屠宰,比较经济实惠。如果超出了一百公斤之后,猪吃同样多的食,可生长却变得缓慢,饲养成本增加了,赚到的钱却不多,也就不合算养得太肥。当然,猪却是越大肉越香、越大营养含量更高。

杨大友说,这一对猪又白又胖很可爱,舍不得卖。

杨大友说,养肥猪和能繁母猪,都能领到扶贫的补助。当着周俊的面,杨大友很直率的说,他家的“双胞胎”猪是领到了补助的了。杨大友说,不但养猪领到补助,他家还养了牛,养牛也有补助的。他说,现在政策好了,养娃读书,学校供营养餐;养猪养牛,政府给补助,这些事是以前从未想过的,也是不敢想的。

我问杨大友他家的牛在哪儿,长什么样儿的。杨大友说,家里的畜圈在地震中受损不能用了,借丈母娘家的厩关着的。我想,牛也可以投亲靠友,也可以租房子住啊。

杨大友一家六口,带着四个孩子,两男两女。大的两个,一个财校毕业,一个卫校毕业,目前都在外面找到了工作。老三现在还在职业中学就读。杨大友说,毕业后要找个工作,也不是很难的事情。杨大友家的老幺现在在苏家院中学读初中,学校也没有收学费,这样,杨大友的负担又减轻了一层。

杨大友给我们算了一笔细账:养猪二头补助一千元,种植马铃薯补助一千元,养殖母牛补助三千;孩子读书少花钱,新房盖了两层半,用去材料二十万,春节搬进过大年。

“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我说,杨兄弟家的“四看”都是达到的了。杨大友说,读书郎倒还不能说,小这个娃娃还在读初中,还不知道以后情况咋样。

杨大友家隔壁,是王开跃家。王开跃家也是按照“坡顶青瓦两头翘、白墙灰线格子窗”的建筑风貌建了二层半的房子。王开跃家三口人,老俩口带着一个女儿,女儿毕业以后在外务工,家里就只有王开跃和老伴。人少,家里就好打整,就可以收拾的清清爽爽的,一个转角沙发,摆在客厅一进门的右手边,沙发前,是一个长方形的电暖炉,炉子用绒布罩子盖上,坐在沙发上把手伸进罩子里去,很暖和很暖和,也很温馨。温馨的不单是炉子,王开跃采用集成吊顶的方式为客厅进行了装修,看上去顶上白色带黄,呈现出暖色调。打开顶灯,也是橘黄色的柔光,我说王开跃还很会过日子。王开跃说,要像城里的房子那样吊顶是很贵的,而且工人也请不到,会吊顶的都进城挣钱去了,况且集成吊顶也不难看,顶部脏了还可以用湿毛巾洗刷刷洗刷刷。

最让人忍俊不禁的,是王开跃家的柜子。王开跃家的柜子很特别,沙发正对着的一面墙,摆放着跟墙体差不多高、差不多宽的柜子,柜子的正中央放了一台电视机,电视机的上下左右全部都是大小不一的喇叭,喇叭安装在门上或者柜面上,我数了一下,有33个喇叭。也就是整个柜子看上去,都是喇叭。当然我也不知道那些喇叭是不是都会叫,或许,有的喇叭以假乱真,有的喇叭在叫的时候滥竽充数。不管怎样,一柜子的喇叭我是第一次看到。王开跃还挺会过日子的,五十多岁的人还会玩浪漫。我说王开跃,吃完饭你俩老就可以把全部音响打开跳广场舞了。王开跃说,跳广场舞倒是没得那个雅兴,也不会,加上媳妇也有点封建,所以出去劳动回来有点累了,就做饭吃,吃完饭没有事情,让喇叭吼一阵子,反正听着还是舒服的。王开跃问我们要不要放了感觉一下。我看着那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喇叭,怕我的心脏受不了,婉言拒绝了。

王开跃笑着说,不听算了,他也节省一度电。王开跃让我们在他家炉子边取暖喝水,他要上车了。

王开跃上的车是昭通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直播车。新闻直播车是来双河村直播扶贫故事的。

双河村从杨家大石桥自然村到木瓜林自然村的一条三公里长的道路,是双河村十一个村民小组群众的要道,自从把这条道路硬化以后,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方便了,出行也就快捷了。前不久,苏家院镇以治理辖区内的集镇和农村主干道的脏、乱、差为重点,着力整治道路沿线的乱堆乱放、乱搭乱建行为,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王开跃家就住在这么一条宽敞明亮的道路旁边,王开跃家这儿除了在路边很方便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家有一个宽敞得可以吸引很多人来这儿跳广场舞的一个院坝。这个院坝刚好可以停直播车,好像是专门为停直播车而修建的,电台的领导一眼就相中了这个院坝。

大家上了直播车以后,我们就看不见人影儿了,只能听到从直播的广播里传出来的一些对话。

主持人和王开跃、杨大友、周俊他们聊的是大山包一级公路。说的是大山包一级公路助推双河村致富的事情。

其实,大山包一级路是国道G356中的一段,G356线在昭通境内穿肠而过,公路横贯东西、连接云贵川三省。从昭阳区烟堆山至鲁甸县新街这一段,就叫做大山包一级公路。大山包一级公路建成通车,将使昭通路网结构更加完善,推进昭通“交通+产业”的深度融合,是一条实实在在的扶贫路。现在从城区到大山包,更加快捷,从原来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现在的1小时内就可到达。

我们在王开跃家门口,从直播车里面就可以听到里面直播的声音,周俊说:“我原来在扶贫办工作,2016年3月从城里来到双河村参加精准扶贫工作,下来的时候大山包一级公路还没修通,那时到双河村要40分钟的车,路也很难走,遇上恶劣的天气更艰难。”

说到以往进城和现在从大山包一级公路进城的对比,双河村村民王开跃说:“我平时骑摩托车上路,20分钟就能进昭通城,很方便。当然也有老路,老路现在已经没人走了,因为新的路太好走了。”

广播里面,杨大友的声音是最好辨认的,他的声音很脆。说很脆,一个是说杨大友的声音大声武气,清楚响亮,易于辨认;另外一个是杨大友说话爽利痛快,一针见血,直截了当。

杨大友说:“我在昭通务工,这条路对我的工作来说很方便。”

修大山包一级公路,就是为了快捷,就是为了方便。杨大友理解道路的功能就是方便。

站在双河村背后的山上鸟瞰大山包一级公路,公路就像一条巨蛇一样,扭腰摆尾,闻乐起舞,从洒渔坝子中间弯曲而去;要是站在西面山上的阿鲁伯梁子远眺大山包一级公路,公路从长冲子的半山腰出来,直往下飞泻,忽而形成千尺飞流,如白练悬空;远远望去还真的就是瀑布,瀑布溅作满空雨花,如轻纱曼,直接掉入洒渔坝子的底部。杨大友、王开跃家房子,更像是被瀑布砸中的雨花。

按说,一级公路一般不开口,但大山包一级公路为附近的很多村庄留有出入口,为的就是方便大家的出行、为扶贫进行深度融合。这还算杨大友说准了呢。杨大友、王开跃家门口的这条通村路就是直接接上大山包一级公路的。而且离一级公路只有几百米远。

直播车里,还传出来一位老人的声音,他说,“以前从我家这儿进昭通城,需要4个多小时,现在很快了,就像飞一样的快,十一二分钟就到了。”

老人说,“以前走夜路,在水库那里碰见过抢劫的,夜里道路很黑,很不安全,现在亮堂堂的。住在昭通城的孩子们回来看老人也很方便。”

老人说的是解放前或者是解放初的事情了,当时,双河村的人要进城,要么走小路,从山上翻山越岭,蜿蜒盘旋,从羊肠小道上脚踩会梭的石子,经过三甲、穿越四甲,又是弯弯曲曲的绕开昭鲁大河,才能来到望城坡。人走累了,肚子饿了,脚起泡了,需要走三个半小时,才能到达昭通城。如果要走大路,就得经过乐居的大木桥、三家寨,从红石岩爬上坡,才能看得见昭通城,那样走下来,就要四个多小时了。老人是路难行的见证人了。

如果走小路,经过长冲子那一段,人从狭长的山涧两边行走,每当“前无一人,后无来者”的时候,跑又跑不了,逃又逃不掉,抢劫就很容易得手,更何况是走夜路呢。老人是吃过亏的人,在直播车里说到那儿的时候,好像还有余悸。

老人除了有余悸,更多的是兴奋。现在的大山包一级公路,平坦、笔直,乘车快,新旧对比,老人有了很多的感叹。

其实,道路的建成,在解决出行难的同时,沿线村镇的经济肯定也得到拉动,群众的生活方式也有很大的转变。

我们从广播里,知道因为工作原因,周俊和妻子很少能陪伴年幼的孩子,甚至让老师误以为孩子是留守儿童。说到这些事儿的时候,我们听到周俊的声音就有些哽咽。但听着谈到将来,周俊的声音又洪亮起来了。周俊说:“今后,想将双河村打造成林果之乡,大山包一级公路旁全种成苹果;因为苹果收益高,老百姓愿意。在养殖方面,目前已经和贫困户签订协议,帮助贫困户解决养殖方面的技术问题。同时,为每户贫困户免费发放一亩马铃薯的种子,现已发放了632户,可以帮助提高群众的收入。”

说到下一步的打算,周俊说:“双河村还有3条路没有硬化,希望能在2018年底能实现硬化。扶贫先扶智,适龄儿童一定要上学,知识是有生产力的。双河小学条件很好,所有适龄儿童都该去。”

周俊说:“希望双河村早日脱贫致富。双河村脱贫了,我也就可以回家陪陪孩子了。”

听着这些发自内心的声音,看着杨大友家、王开跃家门前一直通往远方的致富路,我的心也随之悦动,我们的情也在洒渔坝子间徜徉。

作者简介

任天能,男,汉族, 1966年生,昭通昭阳区人,现在昭阳区新闻中心工作。1995年开始文学创作,目前有近20余万字作品。作品发表于《文艺报》、《文学报》、《边疆文学》、《滇池》以及昭通多家报刊,小说《我只喊你的名字》、《我是母亲踩出的脚印》分获市政府文学奖。小说、散文、诗歌均入选《昭通文学艺术丛书》。

审核|邓龙启 

编辑|曾巍 李津(实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网友评论
声明 本文由农村链(易村客)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农村链仅提供信息存储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村链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